舊建築大樓裝修的空間格局、由老家具與木作家飾裝潢的室內空間,加上藏身在熱鬧商圈內的巷弄裡,位在衣蝶商圈附近的坐坐咖啡不論在氣氛與風格上,都有近幾年流行的老屋翻新咖啡館的味道。
坐坐咖啡是由三個年輕人Peter、Mia、Zoey在2014年5月開設的,三人原本是從事行銷與設計類型工作的上班族,開設坐坐咖啡,無疑是他們理想與創業的開端。但也因為是新手上路,開店的過程,其實更像是不斷解決問題的挑戰之路。
事前的準備→提早學藝並累積實際經驗
在有了開咖啡館的念頭後,Peter提前幾年去學習咖啡與甜點製作,之後並花了一年多時間在咖啡館裡打工,學習實戰經驗。「因為上課學的只是基礎,會跟現場實際遇到的狀況有所不同。」Peter說。
學習製作甜點的過程中,Peter不斷練習、請夥伴與親友試吃,確定口味跟品質穩定後,接著開設了網路粉絲團販售蛋糕跟甜點,一方面測試市場的接受度,一方面也是開創另一個獲利來源。
「不然在那段準備的時間,薪水比起之前上班時有很大的落差,一直吃老本,心情難免跟著起起伏伏。」Peter坦白說出創業初期的不安。
地點的選擇→有人潮就有機會,但成本仍決定一切
三人決定開業後,光是找地點就找了半年時間,因為要符合他們心中「交通方便、租金便宜、空間夠大」條件的空間,在寸土寸金的台北市實在太少。最後他們找到這個兩年後即將都更的大樓現址,是機會也是現實的妥協。
的確,衣蝶商圈附近既有捷運,又有人潮,原本就是黃金地段。坐坐咖啡的現址大樓則因為即將都更,雖然空間不小,開出的租金行情仍比附近地段便宜不少,加上未整理的原始空間,讓Peter三人一看就喜歡。
「如果一家店可以做到兩年,也差不多可以找下一個店面了,所以就想賭賭看。」Zoey說。
只不過,因為坐坐咖啡在複雜的巷弄內,雖然有悠閒安靜的優點,但地址門牌的號碼卻是不連續的,讓許多前來尋找的客人容易搜尋無門,因此他們一方面在臉書或訂位時加強說明交通路線,一方面也在路口另設指示牌,希望解決這先天性的問題。
空間的調整→保留老屋格局,營造文青氣氛
幾乎沒有修飾的空間,不用過度修飾,保留原有的牆面、櫥櫃等,就已經很有老房子的人文氣息。Peter三人再從親友家中搬來許多老物件做裝飾,搭配特別訂製的木質桌椅,整體空間氣氛自然成形。
Peter表示,一開始對於座位的寬鬆安排有過一番討論,最後寧可提高舒適度,犧牲坪效。例如角落的大圓桌就佔據不小空間,但因為很有回家用餐的感覺而保留下來,現在反而成為店裡特色之一。當初某些角落也曾考慮使用沙發,最後則因成本較高而被否決。
擁有設計方面的背景與資源,Peter等三人原本規劃將地下室做為藝文展覽的空間,沒想到地下室有潮濕、滲水等問題,目前只能單純做為儲物與工作空間。為此,他們將這些藝文展作規劃在一樓的空間角落,希望依舊保有文青風格的咖啡館特色。
其實看似「沒有裝潢」的空間,反而要重新調整許多看不見的管線,而提高了裝潢成本,讓坐坐咖啡開店之初承受不少資金上的壓力。又例如雖然設計了新的餐檯工作區,卻因為咖啡機的擺放位置錯誤,影響到動線進出,這些都讓新手開店的三人付出不少學費。
行銷的加強→各種方式增加曝光量,團購除外
Peter坦言,開店之初並沒有時間想行銷的內容,而是先顧好店面的經營與餐點的品質。「當時很緊張,每天你看我、我看你的,然後討論怎樣去加強行銷。包括在臉書不斷貼文、拉親友來坐、參加台北市舉辦的相關活動等,能參加的都盡量參加,希望增加曝光量。」Zoey表示,唯一目前無法配合的,是團購業者的宣傳,因為不僅沒有獲利,反而會入不敷出。
另外,坐坐咖啡也加強一樓空間的藝文展區內容,希望透過攝影師、插畫家等主題式的展覽,吸引喜歡他們的粉絲來店,進而帶來人潮。
幸運的是,隨著曝光度的增加與秘密部落客的推薦,現在坐坐咖啡的營收逐月成長,假日更有許多專門訂位前來的客人,讓他們可望在半年內達到獲利的目標。
夥伴的扶持與鼓勵
自己創業,加上裝潢成本超支,坐坐咖啡除了聘請一位工讀生外,幾乎就是三人整天坐鎮在店內,這對以往都是坐辦公室的他們來說,體力是不小的負擔。Zoey表示,除了要有興趣跟熱情外,夥伴的鼓勵扶持更是相當重要的,像是原本不會做菜的她,也是在夥伴的鼓勵下不斷精進廚藝,現在只要聽到客人的稱讚,就會讓她開心一整天。
對於坐坐咖啡這類型的咖啡館來說,看似只要能成功抓住自己的客源、營造出有利的話題性,就可以對未來發展有所期待;但如果是新手經營,開店還處在培養經驗值的階段,許多開店過程中的「眉眉角角」,可就得花時間與學費去走這一趟學習之路。
使用iPad數:1
使用出單機數:1
使用電腦主機數:iCHEF是POS App,不用電腦主機
坐坐咖啡
地址:台北市中山區長安西路19巷8號
電話:(02)2523-0527
營業時間:11:00~21:00,週一休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