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銷履歷,助你找到安心食材

食安問題連環爆,不僅消費者心驚,許多餐廳業者同樣感受到「安心食材」的重要性。該如何尋得有保障的食材?「產銷履歷」制度應當是市面上最普遍接受的方式之一。

《就愛開餐廳》請來「hi, 日楞 RYOU CAFE」、同時也是「穀得食務所」的負責人李明峰,談談產銷履歷對餐飲業者的關聯與重要性。

品管+溯源,透明有保障

traceable agricultural products2

我認為,好食材的基本門檻,需兼顧在地、當季以及可溯源三大方向。產銷履歷就是一個提供追溯食材源頭的平台,讓食材都可以找到它的來源與出處,雖然不能百分之百保證安全,但至少有一定的規範,達到一定的品質和保證。

簡單來說,農產品產銷履歷制度=台灣良好農業規範(Taiwan Good Agriculture Practice,簡稱TGAP)實施與驗證+履歷追溯體系(Traceability,食品產銷所有流程可追溯、追蹤制度)。前者是訂出一套農業生產流程系統,讓農民有依據和方法去種植作物,達到「品管」的目的;後者是提供「追溯」平台,讓餐廳業者或消費者可以追蹤農產品從育苗、種植、生長、採收,一直到運售等過程與源頭。

我們可以利用 QRcode 的方式,或到「台灣農產品安全追溯資訊網」,查詢到農產品的生長紀錄,包括何時播種、施肥、害蟲防治的方式等等。政府也會授權民間驗證機構進行檢驗,確保產銷履歷的農產品用藥量都在安全範圍之內。

其實更重要的,不是食材從哪裡來,而是這整個過程是透明的。我們可以清楚掌握農民生產的方式、來源,讓追溯過程更方便;另一方面,對於農民也會有警惕的作用,在了解自己的農作物賣向何處之餘,種植過程會有更高標準的要求。

小農食材更容易取得

RYOU CAFE

不可諱言的,餐廳業者在選擇食材來源時,成本往往是最大的關鍵,加上因為使用的食材種類繁多,委由食材商或菜商提供食材自然最為方便。擁有產銷履歷的食材通常成本較高,取得也相對麻煩得多,因此餐廳經營者的心態就顯得更為重要。

目前不乏有心的餐廳業者願意花時間一間一間拜訪小農,只希望取得最好、最安心的食材;市場上也出現了整合小農食材的中間廠商,提供餐飲業者另一管道。儘管這些小農產品不見得完全都符合產銷履歷的要求,但中間商以尋求安心食材的理念擔負起類似菜商的角色,餐廳業者則可以省下親自找尋、拜訪小農的時間,仍然對餐飲環境帶來正面的效益。另外,我發現也有部分菜商開始重視提供食材來源這件事,可見溯源跟品質保證這件事,的確對餐飲界帶來一定的影響。

我認為從土地到消費者是一個很大的循環,其中每一個小環節都非常重要,不管是農民、業者或消費者,每個人都有責任對「吃」這件事付出一些心力。透過「產銷履歷」掌握食材來源,是對自己、對消費者、對土地負責任的一個方法,但我不認為這是食農關係的最後解法,只能算是目前相對安全的選擇,我們仍要持續建立生產者和消費者之間的關係,也有待大家一起來努力達成。

就愛開餐廳

就愛開餐廳』是關於如何經營餐廳,以及各式各樣的開店故事。
我們想讓浪漫的人不寂寞、困難的人不孤單。
希望能幫開餐廳的人,找到自己要的方向。

最新文章

文章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