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花蓮,標榜道地法式料理的餐廳不多,特別是由法國藍帶主廚掌廚的,更是少之又少,畢竟不管在市場大小、飲食習慣上,花蓮都不若台北等大都市來得有利於法式餐廳的經營。但現在,由兩位年輕女孩子開設的思維廚房,正在挑戰花蓮的餐飲市場,期待提供不一樣的餐飲體驗。
思維廚房是愛法思維公司的負責人陳家寧與總經理黃依琪所開設的,兩人原本是共同在北部打拼的同事。本身是花蓮人的陳家寧是瑞士雷赫士餐飲學校飯店管理碩士,並擁有法國巴黎藍帶廚藝學院最高等級證書;黃依琪則曾任中國杭州富春山居假村經理,兩人不管在學歷或經歷上,都有專業性與國際視野。
親自挑食材,宛如幫家人做菜
回到花蓮,是因為陳家寧的家人發生事故,讓家庭觀念極重的她自覺,該是回家的時候了,於是她邀來黃依琪,決定返鄉發展。陳家寧表示,當初原本想開一間結合餐廳的民宿,但不管在地點與空間規劃上都找不到合適的空間,於是才以更類似餐酒館的方式開了思維廚房。
雖是餐酒館形式,但店內料理一點都不馬虎。思維廚房目前僅提供晚餐,而且採事前預約,不僅人數有限制,每小時單一時段也僅開放約 10 人左右用餐,當天臨時來的客人還無法吃到。限制人數的另一個原因,與兩人都討厭浪費食材有關,店內每天只要採買足夠的量,自然既新鮮又不易浪費食材。
黃依琪表示,思維廚房開店的初衷是家人的關係,也希望將對家人的愛投注在餐點上,他們每天早晨都到市場親自挑選食材,就宛如在幫當天前來的家人做菜一般。
口碑行銷,以客養客
有了理念,如何找到客人就是另一個關鍵。兩人觀察,不少上門的客人會以為所謂的西餐就是義大利麵或牛排,或者認為高檔餐廳可能就是某些連鎖餐廳的模樣,這時除了要不斷與客人溝通,還得以完整的餐點與服務,來讓客人信服。
花蓮是個很小的地方,最好的宣傳方式就是口碑行銷。
陳家寧笑說花蓮人最希望的打折、降價或送禮,他們一項也沒做,就是希望找到真正願意花時間在用餐上的客人,並且達到「以客養客」的目的。同時,他們也希望以高品質的餐點與服務,讓思維廚房成為在地人招待賓客的地方,藉此擴展客源。
為此,思維廚房也樂於提供客製化的服務,只要先做好溝通,菜色都可以做局部的調整。如此,常客不會吃膩,高端客人也得到滿足,自然就能達到賓主盡歡的目的。
多角化經營,開創各種商機
思維廚房另一個特別的地方,就是採取多角化的經營方式,這裡不僅是法式餐酒館,還是廚藝教室、料理實驗室,並舉辦品酒課程,提供宅配料理、節慶禮籃規劃,販售廚房料理生活雜貨等等。
黃依琪表示,多角化經營是想跟花蓮的客人做分享,畢竟不是吃一餐好的料理,人生就會因此而改變,想提升不一樣的生活經驗,就要從日常生活或飲食習慣上去調整。例如:當初是因為很多人想了解葡萄酒如何搭配法國料理享用,店內才開設了葡萄酒的課程,結果發現大家反應不錯,因此有了相關課程出現。
當然對經營者來說,這也是培養客源的一種方式,透過活動吸引調性相同的客人,等於也是行銷餐廳的一種方式。
思維廚房有趣的,是竟然還提供宅配料理的服務。原來當初兩人想到許多上班族晚上加班回家後,可能無法吃一頓好的餐點,就做起了宅配料理的服務,口耳相傳下,竟也累積出一批客源。更沒想到的是,他們在開店裝潢時,因為求好心且而花了整整一年多的時間,這時宅配料理服務反倒成為他們重要的收入來源,到現在餐廳雖然開張了,這項服務依舊提供。「有不少客人反而期待來花蓮時,要看看我們餐廳的樣子呢。」黃依琪笑說。如此,等於又是培養一群潛在客人。
人才難尋,更得以身作則
黃依琪表示,來到花蓮開店,其實並沒有搶當地生意的想法,比較重要的,還是做出自己的風格與特色。
目前,內場由陳家寧負責,黃依琪則負責外場,個性互補的兩人,正好內外兼顧。但兩人坦言,花蓮由於較少同類型的餐廳,人才難尋,不管在態度與服務的要求上,兩人往往都得盯著做,並且以身作則。
也因為兩人投入許多的心力,因此兩人在評估過後,放棄了中餐的市場。一來中餐搶的是快速流通的客人,餐點價位不能高,且勢必要多雇用人手,獲利有限;二來兩人要投入更多時間,犧牲的會是自己的生活品質,長遠下去不見得有利。
兩人目前將多數精力,都放在晚餐的準備上,同時在下午茶餐點上做更多變化,希望吸引更多人熟悉思維廚房,就看能否在花蓮地區,走出不一樣的天地。
使用iPad數:1
使用出單機數:1
使用電腦主機數:iCHEF是POS App,不用電腦主機
思維廚房
地址:花蓮市明智街75號1樓
電話:(03)832-7298
營業時間:13:00~17:00、18:00~22:00,週三休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