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式餐廳從 90 年代進入台灣,幾十年來吸引不少海內外餐飲業者投入其中。隨著時間更迭,餐點品項早已從大家所熟悉的漢堡、三明治及烤豬肋排等發展出更多樣貌。

美式餐廳從 90 年代進入台灣,幾十年來吸引不少海內外餐飲業者投入其中。隨著時間更迭,餐點品項早已從大家所熟悉的漢堡、三明治及烤豬肋排等發展出更多樣貌。
走出新店區公所捷運站,沿著一旁靜謐的小巷前進,一片樹蔭間,意享開闊的門面很快印入眼簾。推開門,亮橘色的牆面與挑高的空間十分搶眼,一旁還有可愛的店狗法鬥Enjoy悠然的閒晃著,輕快的美式音樂夾雜著客人的笑聲,滿屋子盡是歡樂氣氛。
桃園藝文特區內餐廳林立,消費力集聚,唯有創造差異性才能產生競爭力。位於中正路上的T2美式餐廳,強烈橘紅與黑的撞色搭配,顯眼度與溫馨感十足。夜晚打燈後,就像一個閃耀溫暖光澤的珠寶盒般,凸顯出與附近餐廳明顯不同的設計風格。
一開始其實好奇「BSB」美式餐廳取名的由來,後來才發現,原來 BSB 就是”Brother and Sister Burger”的意思,含意簡單明瞭。某個程度來說,BSB的確是承載一家人心意的美式餐廳。
提到美式餐廳,很多人會想到店內應該是明亮爽朗的現代風格,要不就是美式鄉村的復古氣息,但充滿台式懷舊氣氛的美式餐廳?如此衝突的風格,可就不多見了吧。 阿尼基負責人盧奎澤表示,美式餐廳較重要的,就是以營造餐廳的氣氛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