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店必知4件事(一):裝潢預算怎麼抓?

開一間餐廳,花費可大可小,只花 50 萬能做,要超過 500 萬也行,就端看自身的財務能力,其中唯一準則就是不要做自己無法做到的事情。而當你資金準備好時,該怎麼衡量裝潢要投注多少錢呢?

下面三種方式讓你快速評估裝潢費用。

Q1. 投資與平衡控制:開店裝潢多少錢?

觀點:量力而為

1. 折舊式預估

這是標準的商業計算方式,在會計財務報表中,裝潢不只是投資,也是開店後看不見的成本。譬如以五百萬裝潢費做計算,預計此次裝潢需要維持三年,

500 萬 ÷  3 年 ÷ 12 個月 ≒ 一個月 14 萬

開店後每個月的營運成本支出,都必須額外加上約略 14 萬的費用才會是總成本,而這就是所謂的折舊費用,利用較長的營運時間來攤提這筆費用,必須要這樣計算才能知道這項投資能不能負擔以及多久可以回收。

2. 對比式預估

多方比較同類型的店家,看看他們投注多少裝潢成本,有時候氣氛是經過縝密的設計,但更多時候是用真金白銀砌而成的,如果你的目標客群及客單價設定和對方一樣,那當然得考慮你帶給客人的消費體驗是否相同、甚至更好,透過這樣的方式能讓你比較容易粗估裝潢所需的費用。

3. 創造式預估

你心中理想店面是什麼樣子?例如:你夢想要打造一間很潮的漢堡店,結果因為費用的關係卻蓋出九零年代美而美的風格,這結果很令人心碎,卻是很常發生。因此當你想打破框架,創造出獨一無二的風格時,請記得先檢視你的資金並和設計師討論,才能確保裝潢好的店和你想像中是一樣的。

 

Q2. 大街 V.S. 小巷:選址到底要選在哪?

觀點:預計短期獲利還是永續經營

有人開店是為了投資,短期就要賺錢,希望能够大量展店或開放加盟,無法賺錢就收掉;但有人則是想經營夢想或實踐某種理念,準備長期作戰。兩者的基礎不同,選址當然也不一樣。

1. 大街:

泛指人流多、租金高的地點,例如:永康街或東區百貨商圈。

在飲料店林立的臺北忠孝東路上開飲料店,要脫穎而出就是要獨特,不是裝潢設計要吸睛,就是要大打廣告擴大知名度,這些都需要大量資源,在裝潢、廣告和租金三方壓迫之下壽命自然比較短,風險雖然提高,但短期內衝出知名度的機率也相對提高。值得注意的是,大街店面雖有穩定人流卻不一定有集客力,相對的若能提高集客力,獲利自然可觀,而這也是以投資為目的首選原因。

例如:麻膳堂光復店,店址選在捷運站出口,灰色日系簡約的裝潢風格,希望打造出截然不同的牛肉麵店,而這是讓客人趨之若鶩的原因之一。

2. 小巷

整條巷子只有一間早餐店的巷弄早餐,注目度並不會亞於大馬路。很多人選擇低租金或自有房產來開店,一是降低成本,將資源分配給其他更必要的項目,譬如提高裝潢費用來打造更貼近你理想的空間;二是省下租金,每個月的營收壓力自然減少,但要更重視「消費體驗」,客人都走進小巷來找你了,在氛圍的設計要更用信心,甚至協助消費者分享他的體驗,如特殊植栽、景觀、擺設等,才能造就小店爆紅。值得注意的是營運成本低不代表就能持續營運,不付房租也不等於無房租(你需捨棄出租店面所得的機會成本),在評估營運成本上依然要小心注意,這樣才能真正讓店面茁壯。

例如:瞞著爹一店,店址選在隱密的小巷子內,只有一盞日式燈籠掛在門外,整體風格像日本料亭,採無菜單料理,餐點精緻好吃,被饕客稱是握壽司天堂,即使在巷弄內也一位難求。

 

【 數位工具 — 店租能力評等器 】

1. 怎麼預計我的店租?

在還沒租到店鋪前,請先依照你想要開店地區的均價來評估可能的店租,另外區分大馬路和巷弄內的店租,分別輸入去評估。

2. 店租的營業額佔比怎麼估?

常見比例是 10%、15%、20%,通常是單價越高的店,可承受的店租佔營業額比重就會越高,但也有反過來走「薄利多銷」經營策略的店家,那就可以是低單價但房租佔營業額比例高,總而言之,可以先以常見的比例做測試再來調整。

3. 客單價如何預計?

客單價是指預估一位客人走進店面會消費多少元,這完全得依照你想開的餐廳類型以及餐點單價設計,一般中低價位的客單價是 100 元、300 元、500 元,譬如開義大利麵店,餐點的價格都落在 230 元到 280 元,另外有加 50 元升級套餐,那客單價的預計就可以設在 300 元左右。

4. 如何看待理想來客數?

店租能力評等器算出的是一個月總共需要多少位客人,所以該數字除上 4 就會是一週預估來客數,再來去評估週間與週末的來客比例,假設一週需要 100 位客人,週間與週末比例各半,就可知週間服務 50 位客人,但週末兩天也得需服務 50 位客人,這時人手、食材也需要謹慎評估,週間與週末的比例一樣可以看開店類型及附近商圈生態,例如商辦區可能是週間忙碌週末清閒,但熱鬧區像西門町週末的營收佔比就可能會高於一半。

5. 理想營業額又該如何考量?

算出來的結果有符合你當初的期待嗎?通常理想營業額越高代表需負擔的風險越高,為什麼呢?因為在一般營業額的分析中,有四成左右的佔比是固定開支,如人事、店租、水電、食材等,假設計算出的理想營業額是 100 萬,有可能你的固定支出就會達到一個月 40 萬,不管有沒有客人都必須支付的情況下,虧損的可能性就會提高,但理想營業額若只需 50 萬,固定支出就剩 20 萬,負擔就相對減輕,這裏沒有孰優孰劣,只是在幫助你評估需要面對的風險,只要有風險管理意識,店的營運才能越來越好。

 

節錄餐飲暢銷書
《小餐廳大生意》

4320a-dinernews-book

博客來特價購書

 

就愛開餐廳

就愛開餐廳』是關於如何經營餐廳,以及各式各樣的開店故事。
我們想讓浪漫的人不寂寞、困難的人不孤單。
希望能幫開餐廳的人,找到自己要的方向。

最新文章

文章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