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餐廳保險-有保有保庇

客人在店裡受傷需要賠償?員工在上班時發生意外怎麼辦?這麼多可能的風險和損失就發生在每個開店的日常,該怎麼保護自己?有保有保庇,健保、勞保、團保、公共意外責任保險等等都是你的「好捧油」!

「李姓電腦工程師 4 年前到台北市海霸王餐廳中山店用餐時,因地板殘留油漬濕滑,造成他摔倒左股骨骨折,事後提告向餐廳求償工作損失及醫療費用等共 750 萬多元,台北地方法院認為海霸王餐廳有疏失,判決應賠償對方 135 萬多元。」— 聯合報聞網

「台中市一名林姓女店員在飲料店打工,打翻熱水壺燙傷腳背,事後林姓女店員控告店家,台中地院認為雇主沒有提供足夠防護設備,確實有過失,今天法院判決郭姓女僱主要賠 29 萬多元。」— TVBS 新聞網

這些事件是否很熟悉?每天都可以在新聞上看到許多相似的事情,「我哪會這麼衰?」但這些「萬一」卻真實的發生在每個開店的日常,有時候真的不是設想不周,而是你根本無法控制客人要往哪走、員工是否有照你叮嚀的方式處理事情,尤其是你不能分秒顧在店裡的時候,更令人心驚膽戰,這時候怎麼辦?你需要的其實很簡單,就「保險」二字而已。

「保險」一個從十九世紀開始興新的名詞,開啟了人們對於風險掌控的意識,「投資一定有風險,申購前應詳閱公開說明書」,這句因廣告念超快而爆紅的句子相信大家都不陌生,為了解決這些「萬一」所產生的損失,保險產品充斥著我們的生活,連政府也強制規定要保保險,但什麼險一定要保、保這些險能幹嘛?

政府規定要保的保險

insurance1.png

政府為什麼一定要強制規定投保勞保、健保和公共意外責任保險呢?餐廳本來就是高風險族群,最常發生糾紛事件的就是跟員工和客人,回想上述的新聞事件,動輒理賠幾十萬、幾百萬元,你一下子能夠拿得出來嗎?更遑論如果沒依政府規定投保,發生事件時又要開罰,理賠加罰鍰雪上加霜,這不是賠了夫人又折兵?

「我繳了這麼多保費,政府會還我嗎?」假設發生事情的時間在你繳保費後的一個月,你希望或能夠繳更多錢嗎?不希望吧,所以保險就是一個對於未來風險的管理,萬一發生問題有人幫你一起承擔,你說政府這個規定是否有理?

insurance2.png

  • 勞保

給你自己和員工的保險,以天計費,只要提供勞務者,不論正職與工讀,皆在投保的範圍內。勞保主要投保項目為職業災害和普通事故,投保金額也會依據你給的薪資分級,由於是以天計費,不論員工何時到職、何時離職,都可以馬上申辦,不僅省錢更是非常基礎且實用的保險項目,而且現在投保很方便,只要去戶政事務所辦張自然人憑證(申辦自然人憑證並無戶籍地限制,可跨縣巿辦理,臨櫃申辦 20 分鐘左右就好了)隨時隨地可以上網輕鬆作業(勞健保都是喔)!如果需要計算勞保費用也可到勞動部勞工保險局網站去下載分擔金額表,就可以清楚控管你的保費喔。

workinsurance001.png

  • 健保

一樣是給你和員工的保險,這個項目大家應該更不陌生,拿張健保卡就可以用一兩百塊看醫生,有忘記帶健保卡的經驗嗎?押金動輒幾百甚至上千塊都有,為什麼這麼貴?

醫療從來都不是便宜的,在美國,去看個小感冒,可能就要好幾千塊台幣,「窮人從來醫不起病,健保制度讓窮人有了尊嚴」名作家柏楊說,在 1995 年,台灣正式實施全民健保,《經濟學人》雜誌把這樣的制度評為全球第二名(僅次於瑞典),這雖然是強制,但也是全台灣的福利,畢竟健康的員工才能用心和你一起經營餐廳不是嗎?

健保與勞保不同的是以月計費,保費也會因為薪水而有差別,需要注意的地方是,如果你的員工同時擁有學生或其他特殊身份,該名員工可以選擇是否在你這邊投保,要和員工溝通清楚,以免多繳或沒繳導致受罰!想知道正確保額可到衛生福利部中央健康保險署下載負擔金額表(如下圖)

healthinsurance.png

  • 公共意外責任險

在台灣,每一個縣市都有強制要求全體店家加保「公共意外責任險」,那這個保險包含什麼呢?說白了就是保護你的客人,從客人進到店裡的那一秒鐘開始,便適用這個保險,舉凡在店裡滑倒受傷、燙傷、食物中毒、或財物損失等等,都會由這個保險理賠,保費金額大同小異,且各家保險公司都有在辦理這樣的項目,貨比三家找到一間你覺得溝通管道方便的就可以了!

政府沒規定但你需要知道的保險

insurance3.png

  • 團體保險(團保):

團保是什麼?這是常常讓掌櫃們納悶的選項,其實團保就是團體保險,是你和員工的雙重保障,有些掌櫃會說「既然已經保勞健保了,幹麻還需要團保?」,其中最大的差異便是保額。

勞保一直是最低保障,假設今天是個時薪 120 元、一個禮拜上三天班的工讀生,他的保額一個月 351 元,上班時被熱水燙傷整個手背,導致不能工作一個禮拜,你知道他能領多少錢嗎?答案是 806 元,光去醫院掛個號看個醫生加上來回車資都不夠了,更遑論沒辦法上班的三天薪資,像這樣能夠領取的保費便不足以負擔他的損失,怎麼辦?這時候你就需要「團保」。

另一個較為有落差的是保障時間,勞保是勞工保險,但如果意外發生的時間不是上下班或是正準備在上下班的途中,可能就不適用領取保費,而團保則是以一天二十四小時作為保障的時間計算,假設是早上九點投保,便是到隔天早上九點才算是一天的保費,跟勞保的以工時計算也是相當不同。

由於團保是由僱主決定保險項目及金額,較有彈性和空間讓掌櫃們自行決定,「那團保會很貴嗎?」看到這裡這個問題應該是老闆們最想問的問題,以中國信託人壽為例,「每人每年」保費只需要 1,981 元,其中包含七大項保險項目最常見的如:意外(燒燙傷、身故、殘疾)、日額型醫療保險(日額型為假設員工受傷需要住院,會依照住院天數給予理賠)、傷害醫療保險金(採實支實付)等,讓你除了照顧你自己之外,員工也會得到雙重的保障。

可是店裡人員流動率高要怎麼辦?別擔心,團保都是以年計費,假設 A 員工上了一個月便離職,過了兩個禮拜才找到 B 來上班上了八個月也離職,這樣保費總共只需繳有人來上班的九個月,你可以隨時打給保險公司請他們幫忙作加退保。

  • 火災險:

「知名連鎖火鍋餐廳位於台中市南屯區的新分店,原本預計下月開幕,沒想到卻傳出火警,台中市消防局獲報出動 50 多人到場救火,因疑似起火點的餐廳門口是一整片竹掃帚裝飾物,火勢燃燒猛烈,所幸未往內部用餐區延燒,損失初估數百萬元。」— 自由時報

店都還沒開幕,花了大筆裝潢費全部淪為損失,開餐廳最怕火災,大火一燒什麼心血都付之一炬,可是現在店裡頭有那麼多纜線,舉凡一般電線、電話線、網路線等等,自己小心不夠,屋齡多久、有沒有老廢電線的危險,甚至像 2014 年高雄氣爆,這些都是防不慎防的災害,因此也建議大家火災險如果能還是要保比較好!

  • 現金險:

「桃園機場二期航廈知名小南門餐廳,凌晨遭竊,店家損失10萬元,餐廳員工一早開門營業,發現店內收銀台遭到不明人士撬開,竊取裏頭台幣、外幣,現金共值10萬餘元不翼而飛。」— 蘋果即時新聞網

餐廳向來都是現金生意,雖然刷卡或其他支付日益漸多,但現今依舊是國人最喜歡且最方便的支付方式,可是存放現金在店內就是有一定風險,被撬開或客人偷錢這類的新聞屢見不鮮,大家可依據自己店內現金的庫存量多寡來決定是否需要保「現金險」,假設店內的現金很多又都會放隔夜或隔好幾天才有辦法放到銀行,那這個保險也許能在必要時幫你一把。

說了這麼多「險」,其實每個保險都是讓你多一重保障,你可以依據你的店所需要的狀況再投保,有些額外的保險也可以看開業後狀況再來決定是否投保,最重要的還是人財都要平安,其餘如法令規定的更是一定要遵守,有保有保庇,不然賠了夫人又折兵,才是真正損人不利己!

還想知道更多開餐廳的實用小知識嗎?那就訂閱我們開店創業懶人包吧

*所有法規請依政府最新頒布的為主。

 

桃樂絲

喜歡故事更喜歡人,信仰文字的溫度及力量!
在走訪台灣各地的餐廳裡,看見老闆們的掙扎與驕傲,
希望「就愛開餐廳」能成為所有餐飲創業者的指南,
讓大家在創業時不徬徨、疲憊時不孤單。

最新文章

文章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