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5月號】端午節慶影響,豬肉價格兩年內首度飆破80元/公斤大關!

近期接近端午假期,豬肉價格居高不下,毛豬批發價繼兩年前的小豬下痢疫情還有仔豬大量死亡事件之後首度突破 80元/公斤 大關,而為了防止價格不斷飆升,農委會也祭出因應措施,限制冷凍廠每日採購豬數,價格在端午連假後有望回跌,而這會不會影響到其他替代肉品的價格呢?本月還有什麼需要特別注意的?讓我們看下去。

食材資訊摘要

一、肉類

毛豬價格近一個月則受到端午節的影響,豬肉需求大增,導致價格上漲了 5.3 %,每公斤價格突破長久以來未突破的 80元 大關,不過農委會祭出相關措施因應,可以預期連假過後價格會回跌;替代肉品土雞價格則是近一個月內下跌 6.8 %。

二、雞蛋

雞蛋則是在「戴奧辛毒雞蛋事件」後影響持續擴大,整體市場供給過多,再加上消費者信心尚未完全恢復,雞蛋價格持續探低,近一個月下跌了 13.43 %,再度跌破30元大關

三、蔬菜

大蒜近三週價格跌幅來到 20.7 %;小白菜價格的跌幅更是來到 46.6%,現在每公斤批發價僅僅只要 10.4元,玉米筍近一個月內價格降 36.4 %;青江菜價格降幅也高達 40.5 %,餐廳老闆可以趁機促銷這些菜色喔,除此之外,彩色甜椒的價格則時穩定攀升,近一個月漲幅就高達了 53.7 %。

四、水果

這裏幫各位餐廳老闆整理了多個近期跌價的水果種類,包含哈密瓜、芒果、水蜜桃、葡萄的價格都有不同程度的降幅,餐廳老闆們可以多多選擇這些水果做促銷來刺激來客量與客單價喔!

《食材小常識第六期-海鮮篇》

新鮮的海鮮只要簡單烹煮就非常美味了,不新鮮的海鮮不管再怎麼加工或者烹飪技巧再高明,恐怕都很難稱上 “好吃” ,以下為大家整理了幾種判別不同海鮮是否新鮮的方法。
資訊引用自《如何挑選新鮮優質海鮮?很實用,收藏了!

一、魚

鑒別魚是否新鮮,關鍵是看魚的體表和魚鰓。首先看魚眼睛,飽滿凸出的眼膜健全透明清亮的是鮮魚,而不新鮮的一般眼膜有血絲,眼珠不突出;二是摸魚身,體表要新鮮,沒有傷痕,沒有畸形,沒有不明粘液。魚鱗片緊實,魚肚不破,魚眼球不渾濁。掀開魚鰓看一看,新鮮魚的魚鰓是鮮紅的。若魚鰓已經發白、有許多黏液,說明魚已經死很久了。三是看魚腹,腹部沒有異常突起的是新鮮的;四是擠壓魚肉,擠壓後魚肉不會凹陷下去且立即反彈的說明是新鮮的,而擠壓後魚肉凹陷遲遲不反彈的說明是不新鮮的;五是聞味道,魚固有魚腥味,但魚臭掉的味道與之有區別,認真辨別也可辨識新鮮與否。

二、蝦

新鮮的蝦,體表和腹肢不發黑,頭部和表面不發紅,頭、胸甲與蝦肉連接在一起。先看養在水裏的活蝦,用網子去撈時遊的越快的越強健越新鮮;其次看色澤,蝦殼硬,有光澤的是肉質比較鮮美的;三是看殼與肌肉之間緊密程度,鮮蝦這兩者之間是非常緊實的,不易用手剝開,但如果是久置的蝦很容易用手就會剝開了;四是靜靜觀察,鮮蝦會時不時有氣泡吐出,說明有正常的生命呼吸;五是聞味道,蝦有一種腥味,越腥說明越新鮮,但不是腐爛的黴味,如果已經産生異味,就不新鮮了。

三、蛤蜊

先看水,一般賣家都會放在水裏養,如果水是渾濁汙泥很多的,是不新鮮的,而如果水是很清澈的,一般會比較新鮮;看個頭,個頭大得一般肉比較厚有嚼勁,個頭小的裏面雜質比較少;選花蛤的時候一定要一個一個自己慢慢挑,每個都得確保有舌頭伸出來,用手去碰一下就可以收回去的說明蛤蜊是新鮮的。

四、魷魚

首先看色澤,新鮮的是呈粉紅色有光澤半透明的,而不新鮮的顔色暗淡背部有黴紅色;二是用手去擠壓背部的膜,膜不易脫落的是新鮮的,越容易脫落越不新鮮;三是看頭部和身體的緊實程度與蝦類似,越緊實越新鮮;四是聞味道,不新鮮的鱿魚的味道是很明顯的,聞一下即可。

五、螃蟹

首先看公母,有的喜歡吃膏那就得吃母的,而有的喜歡鮮甜的蟹肉就選公的,公的腹部是三角形而母的是半圓形的,這是最簡單的一個方法;二是看腿部絨毛,絨毛多且硬的說明強健多肉,反則體弱無肉;三看其生命活力,可以將其翻過來,能迅速翻身說明非常健康,如果不能翻身說明生命力不強;四是要看其蟹臍頂端腹殼的軟硬,用大拇指去擠壓,硬的說明肉質肥厚;五是掂量重量,如果兩個相同大小的,用手掂量一下,哪個重哪個肉就多了。

《看看好廠商-東津水產》

「東津」的來源是,創辦人的父親是東港人,母親則是高雄旗津人,創辦人因此從小都跟人自嘲是「東津人」。會走上創業這條路,跟創辦人 20 年前北上念書的故事有關,偶然有次到五星級餐廳用餐,原本抱著可以吃到懷念的家鄉海鮮,沒想到一口鮪魚吃下肚,卻發現無論是口感、新鮮度都與故鄉東港的鮪魚差距相當大,讓他不禁感嘆,難道台北就不能吃到東港海鮮的美味嗎?這讓他不禁思考:「若能提供北部與產地一樣新鮮的海鮮,一定能夠賺錢吧!」,沒想到一時的念頭,也變成他 20 年後創業的念頭。

事實上,創辦人在電信業以及科技業待了近 15 個年頭,也一路從職員爬到了高階主管的位置,當時他懷有創業的念頭,也開始思考究竟他有什麼使命,究竟什麼工作能夠讓他充滿熱情,而最後他也選擇回到從前不喜歡的家族企業,也就是傳統漁業。不同於以往,他不希望漁業永遠只是個為了賺錢而拼命的行業,他希望注入更多「服務」的元素在裡頭,讓行銷、業務、服務的元素注入傳統漁業,希望提供給客戶一個物超所值、營養實惠的採購選擇。

 

就愛開餐廳

就愛開餐廳』是關於如何經營餐廳,以及各式各樣的開店故事。
我們想讓浪漫的人不寂寞、困難的人不孤單。
希望能幫開餐廳的人,找到自己要的方向。

最新文章

文章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