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氣一片低迷,我這樣經營得到底好不好?」老闆的心聲我們都有聽到!就愛開餐廳和 iCHEF 攜手鉅獻「餐飲景氣白皮書」,希望幫助所有老闆們、管理者和從業人員,了解現況、把握商機!
與 6,000 間餐廳一起,讓開餐廳成為一門更好的生意
iCHEF 在陪伴餐廳開店的過程中,不停聽到老闆們對於景氣的困惑,雖然政府提供了餐飲產業走勢,卻不能反映經營者的感受,而媒體總是爭相報導新品牌或殞落的餐廳,卻鮮少報導穩健經營的狀況,導致大家難以評估自己的經營成效。
因此 iCHEF 和就愛開餐廳一起推出「餐飲景 氣白皮書」,挑選我們經營超過兩年以上的店家,進行「同一間店今年比去年」營業額、來客組數、客組單價的分析,並將變化特別大的從報告中移除,以求更真實的反映產業平均經營的感受。
希望這份企業級的產業報告能成為台灣 10 萬間餐廳經營的助力,讓大家能對市場更了解,進而找到讓生意更好的方式,感謝 iCHEF 6,000 間餐廳老闆們的共同參與,一起讓開餐廳成為一門更好的生意。
餐飲需求成長紅利暫緩
政府在七月份更新了過去幾年的餐飲業產值估算,讓 2018 跟 2019 年產值超越了 7,000 億的大關,本報告也藉此時機重新檢視產業走勢。2013 年到 2017 年間的產值強勁成長於 2018 降緩,但開立家數走勢在 2018 年卻沒有減少,因讓平均每年營收成長率於 2018 年降至 0%,暫緩了產業成長紅利。
高雄台南負成長
回到關注第二季的各地區表現, 台南與高雄停止了過去幾季的年比成長,在第二季分別呈現了 -5.4% 與 -3.3% 的負成長,完全 抵消了第一季所累積的成長,也讓台北市成為全台唯一第二季年 比成長的城市。但近一步分析會發現,台南與高雄過去 9 個月其實都一直處於來客數負成長的狀態,而只是進到第二季時客單價成長的幅度衰退,導致第二季年比營收負成長。
飲料店成長比其他快 3 倍
根據財政部公開的營利事業家數及銷售額,飲料業相較於餐飲業的其他店型在 2013 ~2017 年 5 年之間,成長了將近 100%,是其他店型的近 3 倍。而就算這 5 年間飲料店家數成長了 34%,受益於強勁的市場需求成長,單店營收依然成長了驚人的 44%,是其他店型 13% 的 3 倍以上。所以我們在市場上就會看到,飲料店越開越多、越開越大、 越開越美。
由 iCHEF 與就愛開餐廳聯手鉅獻「台灣餐飲景氣白皮書」
點擊下方貼文,填寫資料馬上免費獲得「完整版」白皮書喔!
Tag :